当前位置:首页 行业动态 正文

Friend.Tech 跑路,SocialFi 究竟是创新还是伪命题?

2024-09-11

近日,Web3社交网络 Friend.Tech 被曝跑路,开发团队放弃了对智能合约的控制,平台正式关闭。据链上数据显示,项目方通过该平台在短短一年内获利5240万美元。Friend.Tech 的迅速崛起和突然倒下,让人不禁思考:SocialFi 究竟是个创新概念,还是伪命题?

 

Friend.Tech 的风光与陨落

 

Friend.Tech 作为一个去中心化的社交平台,用户可以通过购买他人的“Key”,获得与其直接对话的权限,Key 的价格基于用户的影响力波动。这个设定帮助用户将人脉变现,同时赋予个人影响力以经济价值。凭借这一创新机制,Friend.Tech 在成立的最初几个月内一度风光无限。它的日收益甚至一度超过了以太坊,锁仓量在2023年10月达到5168万美元的峰值。

 

然而,这样的成功并未持续。Friend.Tech 在最初三个月的辉煌后,用户增长和交易量都陷入了停滞。尽管推出了 V2版本并发行平台代币 FRIEND,试图通过新的功能和代币经济激励留住用户,但这些措施未能阻止其衰退,日活跃用户一度跌至仅十几人。到2024年7月,项目几近停滞,平台最终宣告关闭。

 

Friend.Tech 的商业模式——成功还是失败的根源?

 

Friend.Tech 的失败与其独特的商业模式密不可分。通过将用户影响力与市场交易相结合,Friend.Tech 实质上创造了一个个人股权化交易平台。这一机制虽有助于快速破圈,尤其是吸引了大量 KOL(意见领袖)参与,推动了早期的快速增长,但其根本问题在于:它并非一个可持续的社交生态,而是更接近于一个依靠炒作维持活跃度的“赌场”。

 

Friend.Tech 在运行中逐渐暴露出以下几个问题:

 

1. 短期投机行为主导市场:大量用户涌入只是为了投机,或者获取代币激励,而非真正为了社交互动。这导致长期用户粘性不足。

 

2. 用户群体的局限性:Friend.Tech 的成功依赖 KOL 的带动,但有影响力的 KOL 是有限的。当新 KOL 不再涌现,整个平台的活跃度随之下降。

 

3. 缺乏持续迭代的能力:尽管 V2版本推出了新的功能和代币激励,但其产品迭代的力度远不足以解决根本问题——无法创造持续的用户价值和真实的社交需求。

 

最终,Friend.Tech 的模式如同一个包装成社交平台的赌场,虽然短期内通过大量交易和炒作实现了早期盈利,但缺乏长期发展的能力。

 

SocialFi 是伪命题吗?

 

Friend.Tech 的失败引发了关于 SocialFi 未来的深思。它是否意味着 SocialFi 赛道本质上是一个伪命题?

 

SocialFi 的核心问题在于:如果社交仅仅是为了挣钱,而不是满足用户的社交需求,它必然会失败。Friend.Tech 的失败正是验证了这一点。一个成功的社交平台,必须首先满足用户的社交需求,而不是将其仅仅当作变现工具。

 

要探讨 SocialFi 的潜力,必须首先理解 Web3社交产品应如何区分于传统的 Web2社交平台。Web3社交产品的优势在于去中心化、资产确权和更多的用户自治。然而,这些特性必须在满足用户最基础的社交需求之后,才能进一步发展。如果忽略了底层需求而盲目追求上层功能的金融化,最终很可能走入 Friend.Tech 的困境。

 

Web3社交的未来

 

尽管 Friend.Tech 的失败为 SocialFi 赛道蒙上了阴影,但它并不意味着 SocialFi 是完全不可行的。正如 Telegram 等社交平台在 Web3领域的成功尝试表明,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仍然是关键。

 

Web3社交的潜力在于:

 

1. 满足特定的社交需求:Web3社交产品应该首先着眼于用户的基本社交需求,如关系的维护、优质内容的共享等,之后再探索如何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资产确权和变现功能。

 

2. 用户自主性和去中心化:Web3平台可以赋予用户更大的自主权,尤其是在数据和内容的掌控上。这为用户提供了更高的隐私和所有权保障。

 

3. 结合 Web2的优势:Web3社交产品需要与现有 Web2平台竞争,并找到它们无法满足的独特需求。通过增强社交互动的自由度和个性化,Web3产品能够吸引更多用户迁移。

 

Friend.Tech 的失败不是 SocialFi 赛道终结的标志,而是一次教训。未来 Web3社交平台的成功将取决于能否找到正确的平衡点,即既能满足用户的基本社交需求,又能利用区块链的优势赋予用户更多的自主权和变现机会。

 

结语

 

Friend.Tech 的崩溃提醒我们,SocialFi 的成功不在于创新的金融化机制,而在于如何真正服务于用户的社交需求。SocialFi 并非伪命题,但它的实现需要更加稳固的产品设计和更长远的战略眼光。在这个赛道上,我们仍在等待一个真正成功的案例。